新华社2012年7月1日《特写》:世界屋脊上“神山”的新生

来源:BB电子集团 发布时间:2012-07-03 浏览次数:1042
        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7/01/c_112328542.htm

  当次仁德吉小的时候,村里的老辈人都把矿石看成活佛藏起来的宝藏,做法事的器具,人们担心,如果把矿产从山里挖出,神仙就会怪罪,山不再长草,泉水不再流淌。

  现在,这位毕业于东北大学地质测量采矿专业的藏族姑娘每天和同事一起思考的就是如何在西藏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区安全科学作业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做得“尽可能完美”。“这是家乡人的希望。”次仁德吉说。

  次仁德吉的家乡位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在距县城10公里的甲玛乡屹立着一座大山,当地藏族居民称它“夏贡纳”,意即“东方的雪山”,并口口相传它是一座藏有金属的神山。他们认为现在被矿业开采人员称作“铅山”的一侧住着21位度母,而被称作“铜山”的另一侧则供奉着莲花生大师的帽子。在山脚下的一座名叫松赞拉康的寺庙里,不少人对一位一只脚穿着铜鞋的菩萨很有信心,认为百千年前的居民就对这座大山的宝藏有所洞悉。

  然而,最让当地藏族群众自豪的是,这条现有655户居民的甲玛沟在公元617年见证了藏王松赞干布的诞生,传说当时天降神泉,泽被众生。如今,泉水就在新建的松赞干布纪念馆外流淌。

  “BB电子集团的华泰龙收购整合了山上的矿业开发以后,当地环境和生态受到了大力保护,人们才慢慢消除了顾虑,对开山挖矿逐步认同。”已在华泰龙甲玛矿区工作两年多的次仁德吉说。

  在甲玛沟生活了一辈子的阿旺为支持矿山发展,主动把自家放牧的六七十头牦牛卖了,在由华泰龙和当地居民共同持股的甲玛工贸公司做门卫,不包括年底分红,每月收入2000多元。

  “华泰龙来了,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也富裕了,我把牦牛卖了就是怕它们溜达到矿上,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59岁的阿旺说。

  目前,甲玛乡已经成了墨竹工卡县最富裕的地方。很多家庭由于既持有甲玛工贸公司的股份又有家人在公司任职,承担矿山上的运输、绿化、水土保持等工作,家庭年收入几万元到20多万不等。相比之下,2011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700元,约为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

  “80后”藏族高管、华泰龙公司总经理助理鲁茸益新说,在西藏有很多矿山一直开发不起来,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资源利用的观念认识不够,认为山是神山,水是神水,都不能碰。其实,要建设和谐稳定的矿山关键还是要注重社区共建,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顾虑,为他们排忧解难。

  上世纪初,最早一批赴英藏族留学生中,芒仲·西绕贵桑专修地质工矿,回到西藏后虽在拉萨北部勘探到金矿,但挖掘开采却终因寺庙僧人强烈反对,担心惹怒地神,降祸西藏而被迫中止。在华泰龙进驻甲玛之前,矿业开采在西藏一直未能形成规模。进入21世纪,在“世界屋脊”展开的这一轮矿业开发探索中,华泰龙作为中央企业的代表一直强调“包容性发展”。

  记者在矿区看到,为了甲玛的可持续未来,华泰龙在矿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工艺和流程上做出了很大调整。比如,为了减少地表扬尘,保护草场水质,一条长5.5公里耗资2亿元的山间隧道建成投入使用,变矿石地表运输为地下运输。为了不破坏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影响的表层土和植被都会被重新复垦,很多村民都曾亲手将带着大约10公分厚土层的草皮重新铺在矿山下,目前复垦成活率在80%以上。在海拔5300米的作业点上,员工们还开辟了两片高原绿化种植实验区,有专人对今年栽种的蒙草和沙棘生长情况进行追踪。一旦成活率达到要求,将在矿山上大面积种植。

  为了加强和本地社区的交流,华泰龙明文规定,凡是佛教吉日和当地群众家里婚丧嫁娶、子女考学等红白喜事,甲玛矿区都必须派代表到群众家里慰问,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困难。

  第一批进驻甲玛沟的华泰龙董事会秘书兼党群审计部部长纪建国说:“甲玛沟的居民是非常朴实的,如果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好,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他们也会真心实意地理解你,帮助你,支持你。”

  次仁德吉说,现在华泰龙的汉族员工基本上都能用藏语进行简单的沟通,知道当地人崇拜狗和马,不能打狗吃狗肉。如果有藏族乡亲敬酒,不能先干为敬,而是要用左手的无名指沾酒弹三下,以示对天地朋友的敬意。在外面打扫卫生,也不能直接把扫帚递到对方的手里,因为扫帚代表不洁,要先放在地上。

  “还有,不能随便和藏族朋友勾肩搭背,因为他们相信肩膀和头上都有菩萨在守护,还要记得把敬献的哈达放在对方手里,而不是直接挂到脖子上。”纪建国说。

  按照华泰龙的生产规划,甲玛矿的生产工期已达70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阿旺对甲玛沟的未来充满希望。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拿着念珠祈祷。“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保持万物之间的和谐,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继续在甲玛受益。”阿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