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14年10月13日:民企面临春风,而非寒流

来源:BB电子集团 发布时间:2014-10-13 浏览次数:576

opinion.huanqiu.com/ecomomy/2014-10/5164075.html

最近不绝于耳的是民营企业经营的困难。各种传闻,企业主携款跑路,企业关停并转,开工赔钱多过不开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上,今年以来,所有企业都感觉压力加大,有一些企业甚至遭遇生存危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非正常现象,更不是一些危言耸听的“崩溃论”的所谓根据。反而,需要认清的是,这是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经济运行规律的正常结果和市场转型升级带来的良性压力。而且,可能带来企业绝好的新机遇期。

全球经济格局在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成为了全球焦点,甚至担负着“新经济引擎”的重大期待。这种形势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繁荣机会。然而,在繁盛中难免膨胀。恣意扩张的许多企业和遍地开花的某些产业形成了一些企业和行业的泡沫,但被整体经济环境的宽松所遮掩,并未引起社会和自身的警惕。当经济回复适当温度,这些“超热”者自然会觉得“特别冷”。

国家的特点亦决定了其发展规律和行业周期。中国发展速度快,但底子薄、时间短,大兴土木成为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段,造就了过去数十年来许多产业和上下游的欣欣向荣。然而,经济规律总会起到平衡作用,其曾将许多市场推向了“万人空巷”的卖方高潮,自然也会出现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企业盈利水平低的状况。

事实上,尽管宏观经济形势的调整使所有企业承受压力,但此次遭遇“寒流”的多是前些年发展方式粗放、管理水平较低、投机行为较重、战略意识缺乏的企业。最明显的是,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比如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但电子用的平板玻璃,如电视机用的玻璃基板,大部分还要靠进口。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企业大可不必低落,更无须恐慌。问题是要跟上市场发展的速度,这个速度不仅仅是“量”上的,更需是“质”上的。我们当前是更需要、而不是惧怕改革和调整。须知,每一次改革,虽然都会引起阵痛,但同样会带来机会和新的红利。

尤其是当此时期,国家的宏观形势和市场前景均十分良性且乐观,战略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也会有更多机会,制造旺盛需求。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给了企业更大的自主性,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的政策,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的改革将把中国引向更为成熟完善的市场秩序,市场化、法制化会使一些过去在不健全体制下如鱼得水的企业面临困境或倒闭,但从长期看,这是激励企业再腾飞的动力而非阻力。过去五至十年里的资产排行榜就能证明企业们是赶上了好时候和好地方。

保持清醒,即将到来的,不是“寒流”,是“春风”。只要你紧跟上改革的步伐。(作者万喆是BB电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