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2016年9月7日:G20:现在的药方是包容,未来的药方是创新

来源:BB电子集团 发布时间:2016-09-12 浏览次数:370

G20盛大开幕,隆重闭幕,为当前略显萎靡的全球经济带来许多话题,也为充满期待的国人们带来许多想象。

但G20需要和想要带来的,显然并不只是如此。

趋势

国家是在时间河流上航行的,所以看国家,要看其后的历史背景,看历史,要看其中的国家作为,两者相辅相成,组成了趋势,组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趋势就是,找到自己的优点,看清时间的走向,站在大势上制造历史的转折。犹如一个人,是否能够英雄,也许要看他出生于乱世之中或是盛世之际,也要看他适合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还是适合在盛世之际号令天下。

G20是个峰会,是个首脑峰会,于是也决定了,这是一个框架性决议的协调机制,不可能对微观具体进行刻画。

这不是一个空谈会,不是一个表演会。它不会,因为它也不能。此次G20的备受关注和觥筹交错背后,是有尖锐实质的。

杭州G20受到相当大的期许,不是因为杭州人杰地灵采茶姑娘貌美如花,虽然杭州确实人杰地灵而采茶姑娘的确貌美如花,而是因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低迷,国际政治形势十分涣散,全球意识形态充满撕裂,世界格局走向暧昧不明。

在黑夜里寻找曙光,为的是看清前方的路。我们关心G20,是因为我们想借此看清前势。

所以,对G20的解读,或者可以深入而研习各种发言、致辞、公报;继而浅出,从细节跳出来看宏观、看趋势、看战略;然后自然可以再深入,知道将来如何顺应趋势去看细节的布置。

我以为, G20传达了三层信息。

第一层——核心

G20的意义是什么?

一件事情的意义,可以从事件本身和当事人的参与来看见端倪。

G20的发展实际上有一个过程。

从某种程度来看,最早开始的时候是G7,即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是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政府首脑会晤机制。首次会议在1975年举行。

G7诞生绝非偶然,看其时点,就能知道,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GATT面临重重困难,中东战争带来石油危机之后。此时,二战后建立的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等体系都遭受了巨大挑战,西方国家经济经历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需要一个有实力、有权力的对话机制进行世界经济问题的共商协调。

G20的第一次会议在1999年,于德国柏林举行。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8个工业化国家的财长们提出的。当时的G20,主要是由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的非正式对话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为有关实质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奠定广泛基础,以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1999年前,亚洲经济经历了继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可怕危机。一方面,前期亚洲和其他地区各国的高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此时,世界协商亟需更多国家的加入,而全球市场亟需更广泛的协调。

2008年,G20开始变成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并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

无需多言,这一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新兴经济体走上世界舞台。

核心是什么

2008年迄今,危机后时代持续震荡发酵加深反复,货币政策超越极限,财政政策无从下手,在呐喊与彷徨中到了2016年,中国举办G20。

而在这几年间,G20本身也越来越重要,现今俨然已经盖过G7风头,成为全球政经的风向标。这无非是因为,当年G7就已经可以代表全球经济和市场,因此它们也就当仁不让的代理全球政治指点江山。而今非昔比,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量已然庞大,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90%,政治地位和发言权自然也就相应增高。

可见,首先,全球格局的改变,是与危机息息相关的。危机也是契机,就看对谁而言。其次,格局如何改变,无论是单极化、多极化或碎片化,都赫然显示,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政治的影响力、趋势、格局都来自于经济基础。

所以,无论是峰会的历程或是中国及其它国家在期间的地位变化,都深切说明了一点,国家任务的核心是“发展”。没有发展,都是空谈。这次G20会也专门提出了这一点。这是核心,是关键,也是基础。

第二层——定位

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对于自身的定位,一直比较纠结。

无论从中国当前的国际关系或是从二战后美国与英国权力关系的新旧交替过程来看,都充分说明一件事,做老大很难,做老二更难,无论你是不是那个想做老大的老二,尤其是你有的就是那个认为你不甘心做老二的老大。

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必须在如何实现我们的国家梦和国家利益梦之间得到很好的平衡和权衡。两者必须得到很好的结合,最后才能得以实现。

一方面,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秩序建立的过程当中去。就像一个人,首先获得财富的积累,继而就希望获得地位,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以后,希望能够参与社会的建设、影响社会,最后能够建立秩序,这个时候达到的终极目的,对社会的影响力达到最大,这就是话语权。但另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会是一个不短的过程。

以美国为例,它建立所谓国际秩序、霸主地位的过程,也相当漫长,依仗于强力,但不完全依仗于强力。美国在二战前就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并且一直在经济发展、制度改善上保持着世界领先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所谓秩序建立国,不止是一个数量比拼的结果,而需要利用这些优势和资源进行长时间的信用建立,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大力推崇它的价值观,这是信用建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经济实力与价值观推广“天人合一”了,新秩序才真正产生。

定位是什么

因此,无论是G20或者各种国际组织等都好,要获得所谓的话语权,通常必须经历“加入—参与—融合—改进—主导—重建”这一过程。中国当前在全球事务中,已经获得了良性的进步,但还在进行着蜕变,客观理性的说,主要还在“融合”阶段。在杭州G20峰会中,我们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向着“改进”进军了。但离“主导”或“重建”尚有距离。

在此次峰会中,我们非常重视金砖国家的会议。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传达,也就是表明,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积极向外传达了这个信息,可以减轻政治上的负担,也充分说明,我们的定位是“负责任的大国”,既不在“负责任”上给自己过多羁绊,也不在“大国”上给自己过多虚幻,既信心满满不妄自菲薄,也脚踏实地不妄自尊大,才是使我们国家梦和国家利益梦可以得到很好平衡和较好的结合的最佳定位。

第三层——药方

这次G20峰会人人都期盼一剂药方。药方开出来,是一剂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药方。

过去

在我们高速发展的前20多年到30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理论界对于我们的经济成效抱持相当不肯定的态度。然而,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又无情的印证了,过去的经典经济理论有其缺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威胁论”和“唱衰中国论”此起彼伏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这两件事在近几年终于合成了一件事。美欧发达国家与我们自己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我们到此时都必须面对,彼此的理论与实践都存在差距,结构性矛盾我们都有。

当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经济理论体系和因此体系的不完全而造成的结构性问题,与我国因经济理论和经济体系相当脱节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并不相同。但是,我们的经济理论对于实践的解释和指导,恐怕都相当不够。而唯有到了非常时期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平心静气坐下来,承认,需要改革,需要结构性改革。

中国率先提出了结构性改革,而且在杭州峰会指出,所谓结构性改革对于每个国家至关重要,希望全球都能不忘过往而又抛弃过往,下狠心解决依赖于货币政策的放水和长期伤害带来的更多问题。

因此,对于“过去”的药方是“改革”。

未来

经济有一个周期理论,或者说,有很多种周期理论。其根本就在于,一种经济模式在长时间运转后,必然因其自身所内涵的缺陷,比如自然人并不会像理论描述的经济人那样理性,或者市场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完美等等,造成结构扭曲,而其中,因生产力和生产率发展的瓶颈,必然和扭曲一起相互加深、终至高潮,导致周期性衰退。所以,需要新的生产效率变化产生的新动力,来引领社会脱离既有困境,进入新的经济阶段。纵观历史,每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都是科技革命。

中国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G20峰会也着重于强调寻求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特别提出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将外部性问题与内部性机制一起研究,将加快发展速度与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一起提出,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视作走向未来的钥匙和路径。

因此,对于“未来”的药方是“创新”。

现在

在世界经济陷入泥泞的当今,最大的问题是,世界也呈现出崩裂状态。一方面显现出封闭化,即反全球化和碎片化,大家都想先切蛋糕打包回家了事,比如英国脱欧。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异化,包括民主主义、民粹主义的崛起和交织,在国家之间、国家之内,民族之间、民族之内都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的撕裂。

但显而易见,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并发性危机。这种经济困境的成因,不仅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国际间的合作持更为开放的心态,而非相反。

从全球化到去中心化,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将是大势所趋。重返以邻为壑的闭关锁国心态,不但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因在当今世界溢出效应和联动效应中不可避免的的影响,不利于单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发展。

而中国在杭州G20峰会上,正是以更为自信、宽容和大气的姿态,承诺、也呼吁全球在困境下牵手相伴,共渡难关,共赢共生,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对于“现在”的药方是“包容”。

后记

这一场G20不是清谈馆。因为它不能是。这不是万邦来朝。这是在历史的驱动下,我们为驾驭命运的一次结盟。

G20我们表达出负责任大国的姿态。

然而,结盟易,歃血难。

我们也有困难,仍需砥砺前行。

不忘过去,不惧将来。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携手并进。

这必得是一个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过程。

这不是终点,这只是起点。(作者万喆是BB电子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