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3月毛泽东为什么改变初衷作出向赣南、闽西发展的决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7 浏览次数:871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李文林式”的割据,即东固根据地的割据经验中受到启示。毛泽东通过由中共赣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领导的红军第二团、第四团的接触,以及在东固根据地的耳闻目睹,发现他们采取的割据方式很有特色:一是他们根据赣西南区域豪绅地主的武装力量强于革命武装的现实,在群众还没有发动起来抑或不可完全把群众争取过来的情形下,采取公开割据与秘密割据相结合的方法,不公开苏维埃政权机关,不搞固定区域的割据。二是地方武装的建立不搞“守土的赤卫队”,而是灵活机动的游击队,组织形式上不予固定,也不公开,平时散居于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毕又散。三是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作战视敌我情况而定,能打则打,不与敌人争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以打圈子为主来对付敌人的进剿。从1927年10月以来,东固区域的党组织和红军依靠以上的斗争方式,连接不断地挫败敌人的进攻,使割据区域得到巩固和发展。在井冈山战斗了16个月,对工农武装割据有着丰富切身体验的毛泽东、朱德等人,以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东固党和红军所采取的斗争方式,是一种适应敌强我弱之客观现实,于革命斗争有利的斗争策略,而且他们认定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而坚定了红四军可以在赣南、闽西打开斗争局面的信心。

 

第二,根据实际考察,认定赣南、闽西具备了开创新根据地的有利条件。进到赣南、闽西后,毛泽东、朱德等人对这些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这里具备建立新根据地的条件。赣南、闽西在大革命时期,是“工农群众曾经大大起来过的地方”,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一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受党的派遣回到各地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工农运动,在赣南、闽西建立了各级党的基础组织,发展了不少党员。在地理方面,赣南、闽西虽不如井冈山雄奇险要,但远离政治都会,交通不便,地域广阔,迂回自如,四处也有险可据。军事上易守难攻,有利于作战。这些地区气候适中,土地肥沃,盛产稻谷、油类等多种农作物,部分区域的粮食能够“一年耕而二年食”,且有较丰富的矿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建立新的根据地,能够提供充分的生活保障。赣南、闽西也是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守敌以豪绅武装和土著军阀为主,正规军队较少。

 

第三,对中国革命道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独创性地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方面,毛泽东堪称为杰出代表,他在革命转入低潮,自己领导的秋收暴动遭到失利的形势下,把队伍带上井冈山,并开创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转移的序幕,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就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为依托,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的三位一体的思想。进入赣南、闽西后,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他和朱德等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中的作用和地位,因而萌生了建立比井冈山更为宽广并与之连成一片的根据地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确定了不回井冈山,而留下大力经营赣南、闽西的方略。